在台灣一般醫生通常都建議等寶寶滿四個月後才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然根據丹瑪醫生的說法是當寶寶開始流口水時就表示口水裡有唾液澱粉酵素,可以將澱粉轉化為糖,此時寶寶就可以開始吃牛奶以外的副食品了。雖然我們家寶寶大約兩個多月就會流口水,當時的體重也幾乎是出生的兩倍了,但我們也是一直等到近四個月時才開始讓寶寶嘗試副食品,也因為寶寶這個時候通常會出現厭奶症狀,所以更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時機,往往寶寶也樂於嘗鮮,所以食材就從水果泥、蔬菜泥、稀飯泥演變到綜合食物泥,也慢慢從一次 一兩 湯匙漸漸增加成一碗食物泥,我們家寶寶每餐幾乎都可以吃下一整碗滿滿的食物泥,外加水果泥,有時還會吃到睡著,嘴巴還繼續張開呢!實在有趣!但為了讓寶寶吃副食品能吃的健康又營養,我特別下了一番苦心研究,所以提出以下三個問題來跟大家分享,也希望透過聽、看、聽的方式,讓我們彼此都能靜下心來一起思考如何幫助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餵寶寶副食品需要有時間表嗎?

 

有關餵寶寶吃副食品這件事,作父母的其實也要幫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幫孩子打造健康的體魄,而在提供寶寶副食品前,我曾仔細閱讀了網路上一些相關資訊,還特別買了一本國內知名營養師的書來研究一番,後來在經過分析比較後,我決定採納林奐均在「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中所提到的原則,也就是初期配合原有喝奶的作息以四小時為原則,先讓寶寶喝母奶,接著餵副食品,再喝配方奶,等寶寶能吃下很多食物泥後,就可配合一天三餐的作息吃飯,有需要的話再添加配方奶,通常寶寶這時候大約七個月大。

 

記得在網路上流傳一篇營養師對副食品餵食的建議中,提及時間分配方式如下,當時我看了直搖頭,然不少人一直轉貼這篇文章,好似很認同裡面的作法似的,但對這樣的飲食方式我則有截然不同的觀點,雖然,這樣的飲食內容看起來很豐富,但是試問哪一個爸媽或嬰幼兒照顧者這麼有閒情逸致,還能慢條斯理的每兩個小時餵寶寶喝奶跟準備副食品?再者寶寶的胃其實不大,如果每兩小時就吃一次,寶寶每次根本都還沒完全餓或消化完畢就要準備吃點心或下午茶,這樣對寶寶的胃以及正在發育的消化系統並不是好事,而且,照這種作法寶寶不知何時才會養成造三餐吃飯的好習慣呢?此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一直吃東西,很容易造成蛀牙,而不自知,況且寶寶也不應該在十一點還在吃宵夜,最好讓寶寶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不然整個身體機能很容易變壞,生病也可能變成無法避免的宿命。

 

AM7:00 早餐時間:媽媽起床幫寶寶泡「奶奶」

AM9:00 上午點心時間:果汁和菜汁各12匙。

AM11:00 午餐時間:吃香香的米糊後,還有好喝的奶奶,營養當然沒話說。吃完飯後休息30分鐘,再來杯維他命C豐富的柳澄汁。

PM15:00 下午點心時間:悠閒的午後,再喝一瓶奶奶補充體力。

PM17:00 零嘴:晚餐前再喝個果汁,是營養又天然的小零嘴。果汁量建議為12匙。

PM19:00 晚餐時間:又是最愛的米糊,哇~好香!當然,吃完米糊後還是得喝奶奶。

PM20:00 餐後:吃完飯後休息一下,再喝點菜汁,營養更完整。菜汁量1~2匙。

PM23:00 宵夜時間:喝奶奶時間。

 

 

※餵寶寶喝牛奶會導致貧血嗎?

 

根據丹瑪醫生的建議寶寶應該七個月後就開始斷奶,也就是不再喝牛奶,她主張喝牛奶容易造成貧血跟中耳炎,這是她自己早年做狗實驗得知的結果,讓狗吃完有肉有蔬菜的正餐後再多喝牛奶會造成體內血紅素降低,如果又在該斷奶後繼續以牛奶當主食,都不吃其他營養的食物,狗的壽命竟然沒辦法活到兩個月,因此,當初看到這樣的論調我其實是相當震驚的,因為我們幾乎從小就活在一個以牛奶為尊的年代,總認為多喝牛奶,便可以攝取鈣質與營養份,而忘卻喝牛奶有益健康的說法其實有可能也是種迷失。

 

記得在懷孕時,書中都會建議媽媽要喝牛奶來補充鈣質,可是當我仔細去看市售鮮奶上的營養標示竟然發現有些牛奶根本沒啥鈣質,號稱分之百的純柳橙汁也不含維他命C,而且前一陣子消基會也提醒消費者說市面上標示高鐵高鈣的奶粉或即溶麥片其實都大有問題,因為鈣跟鐵本身會互相排斥,人體根本沒辦法同時吸收到高劑量的鐵和鈣質,所以,聰明的父母千萬別被美麗的謊言騙了,多吸收相關的醫學新知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才能有更精準的判斷力去決定究竟何者對我們自己及家人才是最好的。

 

為了進一步探究喝牛奶與貧血的關係,我特別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發現以下三則報導值得有心的父母進一步延伸閱讀。

 

1.別讓寶寶加入牛奶貧血族

 

1985年日本松本隆五醫師提出「牛奶貧血症」的論點,是指嬰幼兒因過量飲用牛奶,忽視添加輔食,而引起的小兒缺鐵性貧血。也因為有些寶寶特別愛喝牛奶,以至在應該添加輔食時或該吃固體食物時,依然堅持以牛奶作為主食,而導致的症狀,下面這篇文章裡頭有進一步談到為何喝牛奶會導致貧血。

 

2.喝牛奶嗎?等一下!

 

 這是國內知名的康健雜誌所刊載的報導,裡頭談到近年來研究發現喝牛奶的壞處可能也不少,例如:多喝牛奶會引發癌症,多喝牛奶並不能解決骨質疏鬆,牛奶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胃潰瘍惡化,關心自己與家人健康的人一定要讀喔!

 

3.缺鐵性貧血

 

最近林奐均在讀者部落格中提到「美國家庭醫生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刊出的幾篇文章中,明白地指出,牛奶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最大殺手,又說如果要預防嬰幼兒罹患缺鐵性貧血,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完全不喝牛奶,而且飲食要多樣化。而這個學會是美國很大的一個全國性醫學機構,代表了九萬四千多個家庭醫師。經詢問過我們家醫生小妹證實這個學會在醫界的確扮演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英文能力不錯的人可以讀原文喔!或是要增強英文能力也不錯。

 

http://familydoctor.org/751.xml

 

http://www.aafp.org/afp/20021001/1217.html

 

 

※寶寶滿六個月要添加米精或麥精比較有營養嗎?

 

一般父母都認為牛奶的營養價值極高,即使到了可以完全吃副食品的階段,也寧可讓寶寶多喝牛奶,少吃點稀飯,或是在奶粉中添加價格不斐的米精或麥精,以為多花點錢就可以幫寶寶添加營養,讓寶寶頭好壯壯,但仔細看看這些米精或麥精的內容就知道為何能吸引這麼多父母主動掏腰包花錢了,裡頭可能包含十多種以上的五穀雜糧,外加四種到六種的水果,有些還會添加益生菌、DHA,甚至中藥的枸杞之類的物品,反正無所不用其極的告訴你選這個就對了,甚至意味著不吃會後悔或是小孩就會因此輸在起跑點,但回過頭想想如果寶寶每次在吃一樣副食品時都要試個三到五天才知道是否會對該食物有過敏甚至其他反應,為什麼還要一次讓寶寶嘗試這麼多的食物呢?如果寶寶有任何不適,請問父母如何知道究竟是何種食物造成的呢?況且吃了這麼多食物就真的代表小孩有能力吸收全部的養分嗎?就像配方奶添加的鐵含量比母奶高,但是往往很多寶寶根本沒辦法真正有效吸收,最後還是排綠便,把無法吸收的鐵質通通排出來,再者,如果父母親認為水果很重要那讓寶寶多吃真正的水果吧!

 

另外,為什麼一般人會有迷失認為稀飯不營養,主要是老一輩的人早年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本來吃的食物就不夠豐富不夠營養,因此,有稀飯可以吃就不錯了,但是隨著經濟的提升,我們飲食的需求也跟著提升,但老人家的觀念並不容易改變,因此,總覺得有用排骨熬稀飯,拌點大人吃的肉汁或油汁,再配個肉鬆就夠了,但我認為如果沒有把肉或菜真的吃進去,光喝稀飯的湯汁並沒有辦法真正攝取到蛋白質及營養素,也無法提供細胞成長所需的養分,所以為了讓婆婆每天樂於幫女兒準備稀飯,我也得肩負起教育的工作,不厭其煩的告訴婆婆除了煮飯外,還要添加蔬菜跟肉類,這樣寶寶才會吃的營養又健康,慢慢地我發現婆婆的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覺得這樣吃很不錯,甚至還會很驕傲的告訴來訪的客人說:我們家女兒都照三餐吃飯,還外加水果,因此,多花點時間去溝通,去關心孩子的飲食,這樣對寶寶才是比較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ucky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