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開始,陸陸續續有許多文獻開始討論學習檔案,教育學者也開始重視學習檔案在教學與評量上的應用,有些人將檔案視為一種教學與評量的新方法(approach),因此,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的說法不逕而走。受到建構思潮的影響,強調以真實情境中的學習表現來進行評量,同時重視學習過程(process)與結果(product),因此,有些學者則將檔案視為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或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中的一種重要任務與評量策略。

 

我們可以進一步透過教育學者對學習檔案的定義來窺探學習檔案的模樣,以下是一些教育學者對學習檔案的看法。

 

1.學習檔案是有目的的收集學生作品,展現出學生在一個或數個領域內的努力、進步與成就。學習檔案必須讓學生參與內容的選擇、選擇的標準、優缺點的評量標準,以及學生自我反省的證據。學習檔案提供學生在脈絡情境中表現的多元和全面性的觀點,它提供一種形式以鼓勵學生發展所需能力,並使他們成為獨立以及自我導向的學習者。(Paulson, Paulson & Meyer, 1991)。

 

2.學習檔案是有目的收集在某些特定領域中能闡說學生努力、進步和成就的故事。它不只是儲存學生作業的資料夾,更重要的是有選擇的收集證據、在內容上和本質上是多元的,並且有目的的整理組織(Arter & Spandel, 1992)。

 

3.學習檔案是收集關於學生成就的訊息,檔案中包含學生在一個或多個領域的作品樣本,它也可能包含敘述性的描述、成績、由老師或其他人所進行的評量、正式的紀錄、學生的反省或自我評量、家長的回應、對未來作品的建議,以及聲音或照片的紀錄(Mabry, 1999)。

 

4.有目的的蒐集學生作品,展現出學生在一個或數個領域內的努力、進步、與成就。整個檔案從封面的設計、內容的選擇,編排的順序與評量的標準等,都有學生參與其中。同時在檔案中還需包含學生的自我反省、同儕想法、家長的話或老師的評語等其他可以產生互動與影響學習的具體回饋(吳毓瑩,2001)。

 

5.檔案評量是透過一段時間有系統地收集各種教師觀察和學生作品,以檢視學生在特定學科領域的知識、技巧和態度的成長情形,檔案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或數位化的(The Center for Applied Special Technology, 2005)。

 

儘管各種學習檔案的定義重點不同,但大部分的定義有著某些共通的基本特點:1.學習檔案主要是收集學生的作品,是個別學生所製作的許多作品;2.學習檔案是有計畫的收集作品,而不是隨機的;3.學習檔案重視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反省思考能力;4.學習檔案是有目的的組織整理。

 

有些人對「學習檔案」和「檔案評量」這兩個詞所代表的意義感到困惑,甚至產生混淆的現象,因此,我們將釐清兩者間的不同概念,以幫助使用者更清楚地辨別其中的差異,同時適切地使用學習檔案或運用檔案評量。

 

學習檔案強調有系統、有計畫、有組織地呈現學生的作品與成長,而當以下三種情形發生時,學習檔案才具有檔案評量的意義:1.學習檔案的使用目的是以評量為主;2.有清楚的指標和方法來決定由誰在什麼時間將什麼作品放入學習檔案中;3.評量所收集的或個別作品的指標是事先被認定的,並且是用來作為實作表現(performance)判斷的依據Electronic Learning Marketplace, 2005)。

 

此外,因為學習檔案是將學生作品以質化(qualitative)的方式呈現,所以,無法容易或快速地評鑑學習檔案,同時它也很難用等第或分數來進行排名。因此,我們需要審慎地辨別兩者的差異,以避免評量的概念掩蓋過其他學習的檔案的目的及其核心價值。

 

參考書目:略

 

【系列文章】

學生學習檔案的建立:歷程與策略發展

寫在前面新專欄開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ucky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