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小傢伙的小腦袋中究竟隱藏著何種奇妙的語言秘密呢?

最近因為對孩子如何學習語言的議題特別感興趣,所以重新拜讀了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所寫的「語言本能」(由商周出版, 洪蘭 教授翻譯)這本書,這本書其實早在兩年多前懷女兒時就買來閱讀,但當時閱讀並沒有特別深刻的感觸,直到最近一路觀察女兒學習語言的情況,才又開始好奇地想進一步探究嬰兒究竟是如何學會語言的,因此又從書架中找出這本書仔細閱讀一番,並且針對書中的一篇專章「天生就會說話的嬰兒」摘要了一些重點,希冀能藉此幫助自己以及對這議題有興趣的人能有多一點的科學認知。

史迪芬‧ 平克 教授主張語言是一種本能,因為語言是孩子自然發展出的一項複雜技能,沒有刻意的教導、不是特意的學習而得來的。孩子們並不知道語言內在的邏輯,它與一般訊息處理的能力不同,雖然每一個人都不同,但在語言學習的「質」(qualitative)上大家都是一樣的。

使用本能(instinct)這個名詞,意味著人之所以知道如何使用語言,就好像蜘蛛知道如何結網一樣。蜘蛛的結網並不適那個天才蜘蛛發明的,也跟牠受的教育無關,或跟牠的建築師性向或建築的行業有任何關聯。蜘蛛會結網是因為蜘蛛有個腦,牠的腦給予牠結網的衝動與完成的能力。

作者用蜘蛛結網來告訴我們語言是一種本能的習得,也讓我想起以前一位同事Daisy曾經說過的「大黃蜂的故事」,故事內容簡述如下:

在自然界當中,有一種十分有趣的動物,叫做大黃蜂。曾經有許多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社會行為學家,聯合起來研究這一種生物。根據生物學的觀點,所有會飛的動物,其條件必然是體態輕盈、翅膀十分寬大的;而大黃蜂這種生物,卻正好跟這個理論反其道而行。

大黃蜂的身軀十分笨重、而翅膀卻是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學的理論來說,大黃蜂是絕對飛不起來的。而物理學家的論調則是,大黃蜂身體與翅膀比例的這種設計,從流體力學的觀點,同樣是絕對沒有飛行的可能。簡單地說,大黃蜂這種生物,根本是不可能飛得起來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黃蜂,卻沒有一隻是不能飛的;甚至於,牠飛行的速度,並不比其他能飛的動物來得差。這種現象,彷彿是大自然正在和科學家們開一個很大的玩笑。

最後,社會行為學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答。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黃蜂根本不懂「生物學」與「流體力學」。每一隻大黃蜂在牠成熟之後,就很清楚地知道,牠一定要飛起來去覓食,否則就必定會活活餓死!

這正是大黃蜂之所以能夠飛得那麼好的奧祕。

兩個故事之間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嬰兒不懂語言學,大黃蜂不懂生物學或流體力學,但他們的腦在先天上就已經賦予他們說話或飛行的本能,只是我們對於腦這門神經科學的認知與研究實在太有限,因此,無法一窺全貌、知其一二。即使在科學蓬勃發展的今日,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為何兒童會突然學會流利的語言與文法,但透過相關研究我們還是可以進一步增長對語言習得的相關知識,並適時掌握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這閱讀這個篇章時,基本上我都還蠻認同其中的觀點,只是在兒童學習文法上,我並不完全認同兒童只是文法習得的觀察者,因為我們家女兒對於語言的學習常常不只是扮演著一個被動聆聽的角色,她還非常喜歡練習換句話說說看,例如我說:「妹妹有點點的衣服」,她會變更主詞說:「媽媽也有點點的衣服」。

另外,最近在矯正女兒一個文法上的錯誤用語,就是當我問女兒說:「這個玩具是誰給你的?」,女兒會回說:「這是姨婆給『你』的」,我會告訴女兒並用手指著女兒說:「你要說:這是姨婆給『我』的。」我發現女兒即使在語言學習上偶而會犯了一些小錯誤,但她都會在被糾正後將正確的句子複述一兩遍,因此,我倒認為她除了透過聆聽大人如何使用語言來學習外,也透過自己主動的操弄與實驗才習得真正合乎邏輯或文法的語言知識。

******************************************************************

語言學習有關鍵期小鴨子學會跟隨大的、會動的東西走路也有關鍵期

大多數的小孩在一歲左右開始說話,到一歲半才會把字組合起來,而要到兩歲、三歲才可能說流利的、和文法的句子。

嬰兒到六個月大時已經能把他母語中獨特的音歸在一起,形成一個音素,也可以把他母語中認為是獨特的音,當作不同的看待。等到十個月大時,他們就不再是世界的語音學家(意指他們能區辨世界上所有語言所含有的因素),而變得跟他們父母一樣,只對他們自己母語所特有的音素敏感。

 

如何啟動語音發聲系統

初生嬰兒的發生器官是跟非人類的哺乳類相同,喉頭是升高的,像個潛望鏡似的,連在鼻腔上,迫使嬰兒用鼻子呼吸,以使嬰兒可以一邊吸奶一邊呼吸。到嬰兒三個月大時,喉頭開始下降到喉嚨處,舌頭後面的空間增大後,使得舌頭可以往前和往後的移動,發出大人所用的各種母音來。

在嬰兒的頭一兩個月內,沒有什麼值得語言學上有興趣的事件發生。那時候嬰兒所發出來的聲音是跟呼吸、餵食、哭鬧有關。再過三個月,嬰兒開始發出咕估的聲音及笑聲。等到五到七個月時,嬰兒開始玩聲音,而不是單純的用聲音來表達他們身體和情緒上的狀態,他們發出的聲音逐漸像子音和母音了。到七、八個月時,他們突然開使用真正的音節在牙牙學語。在第一年結束時,嬰兒已經會改變他的音節,開始說出很像(但是不是)真正句子的聲音來了。

嬰兒有一套神經指令,可以去移動他的發生器官,造出許多不同的聲音。在聽到他自己發出的聲音後,他們學會了移動什麼樣的肌肉到哪裡去,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來。這是他們能複製他們父母語音的先決條件。

 

語言學習單字期

在嬰兒快要一歲的時候,他們開始了解字義,在他們一歲以後開始說些語詞。這些語詞通常是單字,所謂語言學習的單字期,這個時期可以從兩個月到一年不等。

 

語法出現了

在十八個月大時,嬰兒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字彙的成長是每小時至少兩個字,這個速度一直維持到青少年期。而且語法也開始了,不過僅是最低的長度:兩個字而已。

 

語言爆炸的奇蹟

假如我們把語言發展分成幾個有點武斷的階段,例如音節的學語期(syllable babbling),胡亂說學語期(gibberish babbling),單字期和雙字期,下面一個階段就是隨心所欲期。在最後的兩個和中間的三個時期之間,兒童的語言突然發展成流利的和文法的談話,使得研究者都震驚得透不過氣來。到現在為止,沒有人知道這個步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句字的長度持續增加,因為文法是獨特的組合系統,語法種類的數字也成幾何級數增加,每一個月都增加一倍,到三歲時可以上千。

 

嬰兒能獨自發展出語言嗎?

雖然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只是有聲音是不夠的。曾有人建議正常兒童的聾啞父母讓他們的孩子看很多電視,結果沒有一個小孩用這個方式學會了英文。除非已有了這個語言的知識,否則小孩很難揣摩出電視裡那些角色在說什麼。

我們平常在孩子面前說話大多是說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小孩很快就學會猜測說話者的心意,尤其是小孩如果已經知道一些內容字的話就更會猜了。

電視聲音不足以教會語言的另一個原因是,電視中說話的方式並非母親對嬰兒說話的那種方式是比較慢,在聲調上比較誇張,並且都是指此時、此地、此刻所發生的事,而且比較合文法。

 

兒童是文法習得的觀察者

雖然練習對說話很重要,它對學習文法卻沒什麼大關係。有時候因為神經病變上的原因,孩子不能發聲說話,但是父母都說這些孩子的理解力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就文法的習得而言,兒童就像個自然的觀察者,被動地觀察別人說話,而不是像一個實驗者,主動去操弄刺激和記錄結果。

 

成熟時間表控制語言的發展

嬰兒為什麼一生下來不會說話?答案是嬰兒必須去聽到他自己的聲音後,才會知道該如何去調整它的發聲器官,要聽到比他大的人說話後才能學會音素、字和片語次序。有些學習是要靠別的先發展完成後才能進行的,音素一定要在字之前,字一定在句子之前先學會。但嬰兒在大腦尚未完全發展完成就從子宮被趕出來了,因此,無法快速學會。

在出生之前,所有的神經細胞都已形成,但移走到它們被指定的位子上去。但是頭的大小、腦的重量及大腦皮質(灰質,在這裡可以找到支援心智運算的突觸)的厚度,在出生的頭一年還繼續不斷快速地成長。白質要到出生後九個月才成長完成,而髓鞘(神經的絕緣體,使神經傳導速度得以加快)一直成長到童年期結束。神經元之間的突觸是人終其一生不停成長的,但是成長最高峰是在出生九個月到兩歲的這段期間,在這段期間,兒童的突觸比和成人多了百分之五十!嬰兒在九到十個月之間,大腦的新陳代謝率達到成人的水準,時個月以後更超越成人,在四歲左右到達新陳代謝的高峰。

大腦的塑造不僅是增加神經物質,還包括去除死亡。神經細胞在子宮就開始死亡,在頭二年的生命中也繼續不斷死亡,一直到七歲左右才緩和下來。這些突觸在大腦的新陳代謝率降到成人一樣後開始萎縮,從兩歲左右一直到青春期逐年減少數量。所以語言的發展就像長牙齒一樣,是受到成熟(maturation)時刻表的控制的。或許嬰兒在語言上的行為,如牙牙學語、第一個字的出現、文法的習得,都需要最起碼的大腦容量,神經元之間的連結,以及額外的突觸數量(尤其是在大腦語言中心的地方)來作必要條件才可能顯現。

語言的發展是緊跟隨著大腦的發展,只要大腦一有處理它的能力,它就出現。

把握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在六歲以前,孩子一定可以學會語言,而且這個能力一直衰退,直到青春期,過了青春期後就很難了。學齡前大腦有成熟度上的改變,例如新陳代謝率的下降,神經元數量的減低、青春期突觸數量以及新陳代謝趨近平穩,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

引用資料:大黃蜂的故事

延伸閱讀:

什麼時候需要學習能力?

我愛科普

從「教養的迷失」到「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ucky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5) 人氣()